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学科育人:内在机制、实践环节与实施路径
学科育人:内在机制、实践环节与实施路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学科育人是学科课程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道德伦理等因素在教育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时代诉求.反省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是智慧的标志,它是在掌握实践智力基础上的高阶思维,能够把知识的多个点、多种属性、多方面内涵联结起来,分化自我与对象,并产生自我与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认知的、精神的、意义的、情感体验的以及本质内涵的直观.因此,以实践性知识的掌握和技能训练为基础发展高阶思维,推动人的认知性素养和精神性素养的协调发展,是学科育人的核心目标,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陈理宣、刘炎欣、李妍伶
展开 >
作者单位:
吉利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内江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阶思维
精神性素养
认知性素养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
BEA200118
出版年:
2024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会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CHSSCD
影响因子:
1.701
ISSN:
1002-4808
年,卷(期):
2024.
(7)
参考文献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