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做好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首先明晰青少年创新素养的内涵,澄清认识.教师能否识别创新潜质、保护好奇心,能否提供适切的教育支持,能否自觉纠正偏见和错误做法等直接影响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对美国和英国拔尖创新人才教师培养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品质素养是构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素养结构体系.教师素养能够充分对人才培养发挥作用,需要锚定中小学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定位,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重新理解"立德树人";明确政府责任,形成多主体协同的制度框架;构建中小学校因材施教的育人体系;开展教师系统专门的培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