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微观公平课堂表现性评价结构化范式的建构与应用

微观公平课堂表现性评价结构化范式的建构与应用

扫码查看
教育过程微观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着力点,而探索、丰富"均衡·优质·活力"的微观公平课堂评价范式则是实现教育过程微观公平的有效途径.随着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的广泛应用,表现性评价又逐步获得重视,它能对个体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监测,但也存在操作困难、缺乏实证数据支持、容易陷入主观"晕轮效应"误区等弊端.结合微观公平课堂评价"均衡·优质·活力"的基本要求建构表现性评价结构化范式不但能对素养立意评价模式赋能,还能充分发挥学生评价主体优势,实现学习过程追踪及评价结果数据化、可视化分析,激发其学习活力,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和高质量发展.

吴孟帅、郭少榕

展开 >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评价与督导研究室(福建福州 350003)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室(福建福州 350003)

教育微观公平 表现性评价 课堂评价分析 结构化范式

2024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会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CHSSCD
影响因子:1.701
ISSN:1002-4808
年,卷(期):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