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调查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业情况与职业康复需求现状,为未来更好地开展职业康复工作,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职业状况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上海市2个核心城区,4个中心城区以及2个郊区,8个区的共1291例18-60岁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编《康复需求调查问卷》,由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患者发病前后无业率由22.0%增加至63.5%,差异显著(x2=454.61,P<0.05).982例没有工作的患者中仅有18.1%的患者想再就业.能通过个体劳动自食其力的患者仅占23.5%,大部分患者需要依赖家人的经济援助.有工作的患者在健康指数(z=-5.281,P<0.001)和生存质量(P<0.001)上显著好于没有工作的患者.仅有10.5%的患者表示曾参与过职业康复,20.2%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示想参加职业康复.所需的职业康复内容调查中,社交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和"庇护性"岗位工作推荐排名前三.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没有工作的患者,其职业康复需求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作意愿程度(β=0.578,P<0.01);对有工作的患者,其职业康复需求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β=-0.300,P<0.01)以及健康指数(β=0.162,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对社区患者生存状况造成了显著的影响,损害了职业能力,是造成患者失业的主要原因.就业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很多益处,不仅可以降低经济负担,还可以改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业意愿较弱,仅少数患者曾参与过职业康复.就业意愿强烈的无业患者存在较高的职业康复意愿,已经有工作的患者同样存在职业康复需求.未来开展职业康复工作需要注意职业技能训练与支持性就业服务并重,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康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