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股骨上段髓腔角度几何形态学研究

股骨上段髓腔角度几何形态学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为了设计符合大多数病人股骨髓腔形状的人工股骨柄,减少术后并发症,对股骨上段髓腔角度几何学形态进行了研究.方法:股骨标本共160根,每根标本分别拍照正位、侧位、45°内斜位和45°外斜位的X线片.对髓腔角度、颈干角、前倾角进行测量.结果:髓腔角度侧位∠1、∠2、∠3分别为13.9°±10.5°(0°~52.0°)、10.0°±4.2°(0°~22.0°)、7.6°±2.2°(2.0°~15.0°);内斜位分别为30.8°±9.7°(3.0°~57°)、7.1 °±3.8°(0°~17.0°)、5.3°±2.5°(0°~40.0°);外斜位分别为49.2°±8.6°(0°~62.0°)、4.5°±3.5°(0°~16.0°)、3.7°±2.3°(0°~10.0°).股骨颈干角128.4°±7.0°,前倾角为9.4°±6.6°.结论:(1)股骨前倾角、颈干角国人数据差值较大;(2)人工髋关节设计的型号需多样化,型号齐全及部件配组是解决假体匹配关键问题之一;(3)在侧位片及双斜位片上,股骨髓腔呈现2个弯曲,上部弯曲向后,下部弯曲向前,呈"S"形,而不是直的;(4)髓腔的形态在侧位及双斜位片与正位不同,并非直筒形,假体柄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弯曲角度,目前通用的直柄假体难以匹配.
Anatomical study of the angle of the proximal femoral canal

杜心如、卢世璧

展开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北京,100853

股骨 髓腔角度 人工髋关节

北京市科委科研项目

H010410030112

2006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解剖学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
ISSN:1001-165X
年,卷(期):2006.24(5)
  • 6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