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定量CT不同年龄患者腰椎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析

基于定量CT不同年龄患者腰椎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基于定量CT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患者腰椎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完善定量CT检测体积骨密度和血清检测骨代谢标志物患者600例,根据腰椎定量CT测量的体积骨密度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210例、骨量减少组151例、骨质疏松组239例。比较三组患者一般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并按照年龄分层分别分析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三组分析显示,骨质疏松组年龄更大、女性所占比例更高、白蛋白水平更低、碱性磷酸酶更高、肾小球滤过率更低、血尿酸更低、25-维生素D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其他因素后,年龄为总人群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各年龄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阶段患者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年龄45~<60岁阶段患者增龄(OR=1。179,95%CI:1。013~1。372)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女性(OR=0。141,95%CI:0。042~0。471)为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年龄60~<75岁患者年龄(OR=1。235,95%CI:1。087~1。404)、女性(OR=10。197,95%CI:3。223~32。260)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年龄≥75岁患者N-端骨钙素(OR=1。125,95%CI:1。013~1。249)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45~<60岁患者,年龄和性别是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长,年龄和性别已经不是影响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N-端骨钙素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

杨利娇、张利平、贾小月、田兆兴、张东亮

展开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北京 10003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032

定量CT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7222086

2024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1.86
ISSN:2096-4528
年,卷(期):202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