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广东韶关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鼠种构成及分布调查分析

广东韶关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鼠种构成及分布调查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调查广东韶关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中鼠种构成、分布,完善该区物种多样性数据,为该区生物保护、生产及旅游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夹捕法在该保护区的农田、山林和景区等生境设置11个样点进行采样调查.采用Kruskal-Wallis H独立样本检验各区域夹捕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并基于鼠种数和个体数量计算比较各区域多样性指数.结果 共捕鼠102只,其中农区平均夹捕率最高,达18.24%,景区次之,林区最低;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隶属啮齿目1科5属8种,优势种为华南针毛鼠,占捕获总数的43.14%.华南针毛鼠为农区(7.07%)及景区(5.59%)捕获率最高的鼠种,林区以海南社鼠捕获率最高(3.16%).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农区>林区>景区.结论 不同区域鼠类分布格局的差异反映出农业生产及旅游行为会形成利于鼠类种群和多样性增加的环境条件.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rodents in Danxia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haoguan,Guangdong province,China

刘郁桐、刘雨杭、袁道欢、王宇杰、秦姣、王健、陈鸿辉、王英永、陈再雄、聂海燕、刘全生

展开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30103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60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广东韶关512300

展开 >

丹霞山 鼠种构成 啮齿动物 物种多样性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项目广东省林业局自然资源事务管理专项

2022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69
ISSN:1003-4692
年,卷(期):2022.33(1)
  • 3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