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07-2016年中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水平与变化趋势

2007-2016年中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水平与变化趋势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2007-2016年中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水平、死亡构成比以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07-2016年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分析不同性别、城乡和地区的中国居民慢性病粗死亡率、年龄标化死亡率以及死亡构成比变化情况.采用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计算年龄标化死亡率,采用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整理,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6.0.0软件进行Joinpoint回归分析;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时间变化趋势.计算各时间段内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全时段内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及其95%CI.结果 2016年中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年龄标化死亡率为459.21/10万,2007-2016年间中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年龄标化死亡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有统计学意义(AAPC=-2.1%,95%CI:-3.2%~-1.1%);农村(AAPC=-3.0%,95%CI:-4.3%~-1.6%)、中部地区(AAPC=-3.0%,95%CI:-3.9%~-2.0%)下降较快;中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AAPC=0.6%,95%CI:0.5%~0.6%).西部地区上升幅度最大,由2007年的79.84%上升至2016年的86.23%,有统计学意义(AAPC=0.8%,95%CI:0.6%~1.1%).结论 2007-2016年中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年龄标化死亡率下降、死亡构成比上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建议加强落实慢性病防控全人群策略,重点关注农村、西部地区居民,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
Mortality and trend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16

张珊、姜莹莹、董文兰、毛凡、董建群

展开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050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趋势 死因监测

2018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93
ISSN:1004-6194
年,卷(期):2018.26(11)
  • 47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