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1-2021年北京市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状况及居民需求分析

2011-2021年北京市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状况及居民需求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了解北京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其与居民需求的匹配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21年北京市10类支持性环境(健康加油站或健康小屋、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健康超市、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街区和其他环境)的建设数量,利用北京市健康支持性环境评价调查获取社区居民对支持性环境的需求信息.各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常住人口数据通过北京市统计局官网获得.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描述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北京市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总数量为3 021个,其中健康加油站或健康小屋708个、健康社区548个、健康食堂400个、健康单位389个、健康餐厅317个、健康步道296个、其他环境121个、健康街区103个、健康主题公园87个、健康超市52个.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累计数量随着年份均有不同程度增加,2019年之后速度变缓.北京市城区支持性环境累计建设数量最多的是朝阳区(256个),最少的是石景山区(150个),郊区累计数量最多和最少的分别为顺义区(348个)和延庆区(40个).2011-2020年各年份各区累计健康支持性环境数量与 GDP 水平均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 0.768、0.624、0.695、0.771、0.728、0.658、0.730、0.7.18、0.579 和 0.558,P<0.05).社区居民以健康步道为第一需求的比例最高,为31.6%,其次是健身器材和公园.各区每百万人口拥有健康步道数量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顺义区(47个)、怀柔区(27个)和密云区(26个).结论 北京市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但是在建设种类和形式方面与居民需求存在差异,应结合公众需求、因地制宜对支持性环境进行调整和补充.

方凯、谢瑾、张索磊、董忠

展开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所,北京 100013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健康支持性环境 健康步道 健康生活方式 需求

2024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93
ISSN:1004-6194
年,卷(期):2024.32(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