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翡翠鸟舞的创新应用与发展研究

翡翠鸟舞的创新应用与发展研究

扫码查看
广西武宣壮族翡翠鸟舞,壮语称"扶骆丁陀"(foux roeg dingdiuj),扶骆(fouxroeg),即"舞鸟";"丁陀"(dingdiuj),指"翡翠鸟",是当地群众采用翡翠鸟外形的道具,模仿翡翠鸟的动作进行表演的一种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在新时代多种娱乐方式的冲击下,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自 2010 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翡翠鸟舞在社会和学界才慢慢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和重视.本文旨在民族志的视角下探讨翡翠鸟的创新应用和发展研究.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观察翡翠鸟舞的表演相结合,观察分析翡翠鸟舞的现实生存环境和人文、历史、价值等,探索式研究翡翠鸟舞在新时代的创新应用和未来发展.

张婉韵、徐琳、周芹兰

展开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翡翠鸟舞 广西武宣 创新应用 民族志研究 非遗

国家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2)

202210595040

2024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

中国民族博览

ISSN:1007-4198
年,卷(期):2024.(5)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