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溪山琴况》中"音与意合"的美学原则

论《溪山琴况》中"音与意合"的美学原则

扫码查看
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琴音乐美学思想之大成,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把琴学理论与琴乐演奏相结合起来的古琴论著之一。《溪山琴况》最突出的贡献就是阐明了音乐的意境论,在二十四况中,不仅说明了演奏中取音的方法,而且对音乐达到的意境进行了文字的描述。《溪山琴况》就是对琴乐的音况与意况进行阐述的论著,是弦中之音与弦外之音的完美结合。对徐上瀛的代表性作品《溪山琴况》进行分析,讨论贯穿全篇的总则"音与意合",进而探究儒道音乐美学思想在总的体系上和总的精神上达到的高度融合,可以客观、全面地认识《溪山琴况》的美学价值,对于后世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古琴界,对其他音乐表演艺术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吴松原

展开 >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徐上瀛 《溪山琴况》 音与意合 儒道音乐美学思想

2024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

中国民族博览

ISSN:1007-4198
年,卷(期):20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