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栽培密度对通辽牛膝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栽培密度对通辽牛膝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了探讨通辽地区牛膝最佳栽培密度,以期为在该地区进行牛膝的规范化栽培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5种不同的栽培密度,每公顷株数约为D1:834000,D2:556000,D3:417000,D4:333500,D5:278000,测定了不同密度处理牛膝生长和生理指标及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结果 表明,在D1密度下,牛膝苗期生长相对较好,采收期地上部生长显著受限,单株地上部鲜重显著低于D5;随着栽培密度的降低,牛膝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升高,相对电导率逐渐降低,D4和D5处理叶片绿素含量显著高于D1,D1处理的牛膝叶片相对电导率极显著高于D3,D4,D5处理;不同种植密度的牛膝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SOD、POD活性无显著差异;采收期牛膝根部有效成分β-脱皮甾酮含量也无显著性差异.综合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因素,在通辽地区牛膝的推荐种植密度834000株/hm2左右为宜.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ies on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in Tongliao

包金花、李旭新、孙德智、贾俊英、沈祥军、杨恒山

展开 >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

通辽市科尔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通辽028000

通辽牛膝 栽培密度 产量 有效成分 生长生理特性

内蒙古民族大学自治区科技储备项目内蒙古民族大学特色交叉学科建设项目

2018MDCB04MDXK001

2021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会

中国农学通报

CSTPCD
影响因子:0.891
ISSN:1000-6850
年,卷(期):2021.37(36)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