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KI、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以"面源污染"为主题,以"N"、"淋洗"、"径流"、"化肥"、"缓控释肥"、"秸秆还田"等为关键词,搜索1995年至2016年发表的文献资料,共收集了我国三大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氮(N)径流和淋洗的近200篇研究文献.通过提取文献中的施肥量、土壤养分、质地、灌溉降雨、产量等数据,计算单位产量N流失量及分析其影响因子,并基于逐步回归方法,构建不同作物和施肥管理措施的单位产量N流失量模型.结果表明:1)施用化肥条件下,长江中下游平原单位产量N淋洗量主要受土壤全N的影响,黄淮海平原主要受到施N量和土壤全N的影响;2)长江中下游平原单位产量N径流量主要受到田间水分管理措施及施磷量、土壤全N的影响;3)在缓控释肥、秸秆还田条件下,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土壤全N含量、施N量.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单位产量N径流量高于单位产量淋洗量,需通过生态沟渠、缓冲带等技术加强对田间径流中的N的拦截、回收利用,扩大水稻缓控释肥的施用面积;在黄淮海平原,施用化肥条件下施N量是单位产量N淋洗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优化减少施N量,控制砂质土壤条件下的水肥施用,扩大秸秆还田面积;在东北平原,要加强水肥运筹调控提高氮利用率.
Impacts factors of nitrogen loss on yield-scaled basis in some regions in China based on literature surv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