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经济带中部大都市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响应——以武汉市为例

长江经济带中部大都市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响应——以武汉市为例

扫码查看
采用单窗算法、监督分类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以长江经济带典型大都市武汉为研究区,对其1996-2016年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建设用地类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 表明:1)从时间序列看,武汉热岛面积和强度有随时间逐步增加的趋势;从空间分布格局上看,武汉热岛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并沿中心城区向四周扩散.2)建设用地分布与热岛分布具有一致性.建设用地扩张可明显导致热岛效应加剧,而绿地和水体对热岛效应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3)交通运输用地对热岛效应增加贡献最为明显,工矿仓储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也可导致热岛效应的增强;住宅、商服用地未表现出明显的增强作用.因此,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在宏观上,要保障一定数量比例的城市绿地以减缓温度攀升;在微观上,城市规划要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建设用地,建设点片状小绿地、口袋公园.
Climate change and land use response of metropoli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 case study of Wuhan

尹梦晗、艾东、叶菁

展开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193

中国农业大学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4

热岛效应 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 Logistic回归 武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5BAD06B01

202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71
ISSN:1009-508X
年,卷(期):2021.26(6)
  • 5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