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辽西半干旱区的降解及残留特性

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辽西半干旱区的降解及残留特性

扫码查看
为明确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辽西半干旱区农田中的降解特性,以普通地膜(CPF)为对照,设置2年田间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BPF)的降解及残留指标.结果 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从玉米苗期(40 d左右)开始出现降解,拔节时地膜降解已进入破裂期,抽穗之后进入崩解期.随着覆盖年限的增加,地膜残留量也相应增加,普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表层残膜累积量分别增加165%和47%,残片总数分别增加80%和21%;2种地膜残留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但伴随覆膜年限增加,深层土壤中残膜占残膜总量比例呈增加趋势,其中,普通地膜比例由8.2%增至12.4%,全生物降解地膜由2.9%增至3.7%.通过2年覆盖,表层土壤中普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残片数分别为277万和236万片/hm2,残膜质量分别为73.6和57.6 kg/hm2,与普通地膜相比,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可实现自身降解,有效减少农田残留,以其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辽西半干旱区玉米覆盖栽培具有可行性.
Degradation and res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PBAT biodegradable plastic film in semi-arid area in western Liaoning

向午燕、冯晨、冯良山、刘琪、张丽莉、白伟、杨宁、郑家明、孙占祥

展开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沈阳110161

国家农业环境阜新观测实验站,辽宁阜新12310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展开 >

普通地膜 生物降解地膜 降解过程 残留特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学科交流合作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41807388XLYC1807056XLYC19070892015031052020HZ0620012019-MS-194

202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71
ISSN:1009-508X
年,卷(期):2021.26(12)
  • 8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