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侵蚀红壤区不同人工植被恢复下的土壤肥力比较

侵蚀红壤区不同人工植被恢复下的土壤肥力比较

扫码查看
人工重建植被是土壤侵蚀区植被恢复、提高土壤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选择适宜的人工植被对快速恢复侵蚀土壤质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主要研究了侵蚀红壤人工栽植马尾松林、胡枝子林和樟树林近20年后不同土层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综合评价了这3种不同植被类型对侵蚀红壤肥力重建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植被恢复的侵蚀红壤养分含量都显著增加,胡枝子林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马尾松和樟树林土壤;从以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权重计算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来看,胡枝子和马尾松林土壤IFI值都显著高于樟树林地;在土壤剖面构造上,胡枝子林地表层和亚表层厚度显著大于马尾松和樟树林地.综合来看,对侵蚀红壤肥力重建效果最好的为胡枝子,其次为马尾松,再次为樟树.
The Comparison of Soil Fertility Among Severely Eroded Red Soils Regenerated with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邓欢、张斌、王会利、尹睿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展开 >

侵蚀红壤 土壤肥力 土壤酶 人工植被

英国皇家科学院 Asia-link 项目

Asia-Link-00181468

2007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STPCD
影响因子:1.252
ISSN:1008-0864
年,卷(期):2007.9(3)
  • 10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