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Influence of Defoliant on Defoliation Effect and Fiber Quality of Cotton under Two Kinds of Mechanical Harvesting Modes

扫码查看
为筛选昌吉棉区适宜的脱叶剂和机采模式,以中棉M02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一膜六行宽窄行机采模式M1(10 cm+66 cm+ 10 cm+66 cm+ 10 cm+66 cm)和一膜三行等行距机采模式M2(76 cm+76 cm+76 cm),5个脱叶剂处理:T1(脱吐隆+乙烯利)、T2(瑞娇+乙烯利)、T3(瑞脱龙+乙烯利)、T4(阔笑+乙烯利)、T5(赛得利+乙烯利),研究了不同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脱叶剂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脱叶率和吐絮率,且不同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的脱叶效果一致;脱叶剂对同一机采模式下的产量影响不显著,对单铃重和衣分等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小;M2机采模式下的脱叶率、吐絮率、平均单株铃数均显著高于M1机采模式,但产量却显著降低,说明供试品种在M2机采模式下虽然单铃重和单株铃数得到一定的增加,但是不能弥补因密度降低对产量的影响,这可能与棉花品种和脱叶剂的使用技术相关.因此,M2机采模式虽然有利于提高机采棉品质,但在昌吉棉区推广应用需充分考虑品种、密度和产量之间的协同效应.综合考虑,T1、T2和T3更适宜在昌吉棉区推广应用.

周先林、覃琴、王龙、李璐、胡成成、洪秀春、王伟、朱海勇

展开 >

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新疆昌吉831100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

脱叶剂 机采模式 脱叶效果 产量 纤维品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2018D01B44

2020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52
ISSN:1008-0864
年,卷(期):2020.22(11)
  • 6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