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灌溉稻田水稻旱作法研究--水稻的生育与生理特性

灌溉稻田水稻旱作法研究--水稻的生育与生理特性

扫码查看
以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两系)及协优9308(三系)为材料,比较研究灌溉稻田旱作法与常规灌溉法水稻的生育与生理持性.结果表明,两杂交组合不因旱作改变全生育总叶片数,但播种至齐穗期因旱作缩短4~8 d,幼穗发育(拔节期)未见明显差别,说明旱作水稻生殖生长期相对缩短.旱作法水稻单丛叶面积大于常规灌溉稻,叶面积指数小于常规灌溉稻.水稻根系单丛干重因旱作比常规灌溉法水稻有明显增加,并营造了比常规灌溉法水稻根重根深的土壤环境.结果还表明,水稻旱作法有益于构建由大个体构成的高生物产量的群体,抽穗后生物产量占全生育期生物产量近40%;但是,旱作法对水稻也有诸多不利的生理影响,其一是比常规灌溉法水稻根系生理活性下降,表现在单茎根系伤流量、根系伤流液中玉米素含量、根系呼吸强度均较低;其二是灌浆-成熟期稻株剑叶光合速率低干常规灌溉法水稻,叶片气孔阻抗高于常规灌溉法水稻.因此,进一步提高灌溉稻田水稻旱作法的产量水平,其技术的主攻方向似应为提高稻株籽粒灌浆期间的生理素质,以提高成熟期的光合生产能力.
Study on Non-flooding Farming Technique in Irrigated Paddy Field--Physiological and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王熹、陶龙兴、黄效林、闵绍楷、程式华

展开 >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06

水稻旱作法 叶龄 光合效率 根系伤流 玉米素

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浙江省科研项目

99-01961102152004C1100

2004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99
ISSN:0578-1752
年,卷(期):2004.37(9)
  • 3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