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灌水方式对水稻灌浆期光合物质运转与分配的影响

灌水方式对水稻灌浆期光合物质运转与分配的影响

Effect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Modes During Grain Filling of Rice on Translocation and Allocation of Carbohydrate in Rice

扫码查看
在可控条件下设计了水稻灌浆期间灌溉稻田旱作的3种灌水方式,形成3种土壤含水量.研究不同灌水方式对亚种间杂交水稻协优9308和两优培九碳水化合物的运转与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植与干-湿条件下,茎鞘的贮藏物质或剑叶的光合产物运输率分别为60%与90%,旱作条件下碳水化合物输出率明显降低(P<0.01).水植与干-湿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水稻灌浆成熟期间籽粒是吸收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器官,籽粒吸收叶鞘贮藏标记物50%和叶片光合物质80%.但在旱作条件下,籽粒摄取力显著下降,分别下降约10%和20%.干旱胁迫致使杂交组合劣势粒碳水化合物摄取能力的下降,是稻株结实率和充实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陈海生、陶龙兴、王熹、黄效林、谈惠娟、程式华、闵绍楷

展开 >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06

水稻 灌浆期 灌水方式 籽粒 光合产物

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技术研究专项基金浙江省科研项目

2003-012003-01-02A2004C32016

2005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

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99
ISSN:0578-1752
年,卷(期):2005.38(4)
  • 24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