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甘蓝型油菜一个代表性核心种质的遴选

甘蓝型油菜一个代表性核心种质的遴选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遴选核心种质.[方法]将来自欧洲、亚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几个不同地区的甘蓝型油菜500余份,按照其品质特点、地理位置、生长习性分组并按比例取样,建立由87个品种组成的预选核心种质.采用EST-STS标记和SSR标记对其进行分析,剔除遗传冗余,选出代表该500余份资源的核心种质并进行分子标记多样性评价和表型特征分析.[结果]在相同的选择背景下,EST-STS和SSR标记的多态性检出率相仿(39%~40%),每对EST引物与SSR引物产生的多态性条带相近.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5处把87个品种分成中国和国外油菜两个类群,进一步在约0.70处类群I和类群Il又分别产生中国"双低"、中国"双高"以及欧洲冬油菜和欧洲春油菜各两个亚组.根据遗传多样性分析,剔除遗传相似系数大于或等于0.85的遗传冗余,获得78个品种的核心种质.[结论] EST-STS是一种经济、有效具有功能信息的分子标记,功效与普通SSR标记相仿;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为甘蓝型油菜4个组的划分提供了依据;78个品种组成的核心种质保留了预选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可作为本研究中500余份品种资源的核心种质加以利用和保存.
Core Collection of a Representative Germplasm Population in Brassica napus

任丽平、倪西源、黄吉祥、雷伟侠、曹明富、赵坚义

展开 >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杭州,31002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杭州,310021

甘蓝型油菜 EST标记 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

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2005C12019-012006AA100106

2008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99
ISSN:0578-1752
年,卷(期):2008.41(11)
  • 10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