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期不同施肥红壤磷素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红壤磷素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定量长期不同施肥红壤磷素的演变特征,研究红壤磷素变化对生产力的影响,为红壤地区磷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持续26年的红壤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平台(1991-2016年),比较长期不施磷肥(CK、N、NK)、施用化学磷肥(PK、NP、NPK)、化肥配合秸秆还田(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及有机肥(1.5NPKM、NPKM、M)土壤Olsen-P和全磷含量变化,分析土壤磷素对磷盈亏量的响应,采用不同模型拟合作物产量对有效磷的响应曲线,计算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结果]长期施用磷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提升了土壤磷素活化系数(PAC).化肥配施有机肥及有机肥处理(1.5NPKM、NPKM、M)的PAC高于化肥配合秸秆还田(NPKS)和施用化学磷肥(PK、NP、NPK).红壤地区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变化量与土壤磷盈亏量呈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每累积盈余100 kg P·hm-2,土壤Olsen-P含量上升3.00-5.22 mg·kg-1,全磷上升0.02-0.06 g·kg-1.土壤每累积亏缺磷100 kg P·hm-2,不施磷肥处理(CK、N、NK)土壤Olsen-P分别下降1.85、0.40、1.76 mg·kg-1.化肥配施有机肥及有机肥处理(1.5NPKM、NPKM、M)的小麦和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化肥配合秸秆还田(NPKS)以及施用化学磷肥(PK、NP、NPK),显著高于不施磷肥(CK、NK、N).化肥配施有机肥及有机肥处理(1.5NPKM、NPKM、M)的产量可持续指数也高于其他处理.3种模型(线性-线性模型、线性-平台模型和米切里西方程)均能较好地拟合作物产量与红壤有效磷含量的响应关系(P<0.01).在红壤地区推荐使用拟合度较好的线性-线性模型,其计算出小麦和玉米的土壤Olsen-P农学阈值分别为13.5和23.4 mg·kg-1.[结论]在南方红壤地区,化肥配施有机肥更有利于磷素累积和提升磷素有效性.化肥配施有机肥作物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稳产性好.线性-线性模型可用于计算红壤地区有效磷的农学阈值.生产上应该根据土壤有效磷含量及其农学阈值调整磷肥施用量.
Change of Phosphorus in Red Soil and Its Effect to Grain Yield Under Long-Ter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s

李冬初、王伯仁、黄晶、张杨珠、徐明岗、张淑香、张会民

展开 >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410128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081

0lsen-P 全磷 相对产量 磷素活化系数 磷盈亏 磷素农学阈值 长期施肥 红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2017YFD08001012016YFD03009014167130CARS-01-83

2019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99
ISSN:0578-1752
年,卷(期):2019.52(21)
  • 29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