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施氮与刈割留茬高度对草场生产力及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施氮与刈割留茬高度对草场生产力及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改善打草场土壤养分,提高草地生产力及维持草地可持续利用。[方法]2016-2018年在呼伦贝尔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实验站打草场设置5个施氨水平(0、10、20、30、40 g·m-2·a-1)与2个刈割留茬高度(4、8 cm),裂区试验设计,分别于每年6月中旬和8月中旬进行试验处理,研究其对草地植物群落及功能群的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主要物种组成的重要值、优势种功能性状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过程。[结果]施氮与刈割留茬高度对群落及功能群的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影响(P>0。05)。施氮显著增加禾草功能群及群落的地上生物量(P<0。05),分别提高了72。7%-126。3%、61。6%-96。1%,但施氮量在10-40 g·m-2·a-1的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低刈割留茬高度使禾草的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了18。3%(P<0。05)。施氮显著增加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重要值,降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的重要值(P<0。05)。施氮时低刈割留茬高度显著降低羊草的重要值,增加无芒雀麦的重要值,不施氮时则相反。低留茬高度显著增加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和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的重要值,降低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的重要值(P<0。05)。施氮显著增加无芒雀麦及羊草的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氮素含量(P<0。05),但施氮量在20-40 g·m-2·a-1的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土壤pH、土壤含水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降低,土壤NH4+-N、N03--N及总无机氮(ION)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群落、禾草及杂类草的物种丰富度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群落及禾草的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短期施氮与适宜的刈割留茬高度提高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及稳定群落的物种组成,施氮效应依赖于水分的有效性。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打草适宜刈割留茬高度为8 cm,适宜施氮量为10-20 g·m-2·a-1。
Effect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and Clipping Height on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and Plant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Haying Meadow Steppe

王开丽、杨合龙、肖红、孙伟、戎郁萍

展开 >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193

施氮 刈割 草场 功能群 功能性状 物种丰富度 生物量 呼伦贝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6YFC0500603

2020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99
ISSN:0578-1752
年,卷(期):2020.53(13)
  • 8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