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转化抗草甘膦除草剂基因G10aroA获得抗草甘膦除草剂的棉花转基因株系,对其进行分子特征鉴定分析,为今后棉花育种利用该株系提供必要的分子依据.[方法]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草甘膦筛选条件下,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棉花再生株系,利用Western blot对转基因棉花株系不同组织的外源蛋白表达进行检测;通过Southern blot确定株系中外源G10aroA整合位点的拷贝数;利用TAIL-PCR扩增外源基因整合位点侧翼序列,并通过NCBI BLAST工具比较分析其定位的染色体位置.[结果]通过草甘膦筛选,利用组织培养获得R1-3 棉花再生株系;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在叶、苞叶、花、茎中均可正常表达,其蛋白大小约为 46 kDa,与预期目标条带一致;基因组DNA酶切后杂交结果显示,R1-3株系外源序列的整合位点为单拷贝插入,其中,KpnⅠ酶切的杂交条带位于约 6 557 bp 处,EcoRⅠ酶切的 2 条杂交带位于略大于 4 316 bp处;侧翼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外源序列融合到陆地棉A或D基因组的第 11 号染色体上,且在交换插入的过程中,左右边界的融合位点分别位于该染色体 47 525 303 和 47 525 449 处.另外,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CR鉴定,可知左侧融合位点可扩增出约 300 bp的预期特定目标条带,右侧融合位点可扩增出约 600 bp的预期特定目标条带.[结论]获得具有稳定遗传特征的R1-3 转基因棉花株系,不同组织中外源基因编码的蛋白均有表达,提高了该株系对草甘膦的高抗性.含有G10aroA的外源序列为单个位点插入,融合位点位于陆地棉A或D基因组第11号染色体上,该融合位点处缺失约146 bp的核苷酸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