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麦后复种绿肥及配施不同水平氮肥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麦后复种绿肥及配施不同水平氮肥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针对甘肃省河西地区春小麦种植氮肥投入量大、肥源单一、氮素利用率低及小麦品质差的问题,探究适宜的绿肥与减量配施氮肥的栽培技术对春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河西灌区春小麦高产、优质和绿色生产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 2019-2021 年在甘肃武威河西绿洲灌区进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方法,主区设单作小麦(W)和麦后复种豆科绿肥(W-G)两种种植模式;副区为 5 种施氮水平:农户传统施氮 100%N 肥(180 kg·hm-2,N4)、传统施氮的 85%N肥(N3)、传统施氮的 70%N肥(N2)、传统施氮的 55%N肥(N1)及不施氮肥(N0).[结果]麦后复种绿肥结合施氮 85%(W-G-N3)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和生物产量,W-G-N3 较单作小麦模式下施氮 85%(W-N3)和传统施氮(W-N4)籽粒产量分别提高 16.7%—18.4%和 13.6%—34.4%,W-G-N3 较 W-N3 与 W-N4 生物产量分别提高 11.3%(2020)与 5.2%—11.6%(2020-2021),籽粒产量提高幅度大于生物产量,因而,W-G-N3 处理具有较高的收获指数,较W-N3 和 W-N4 收获指数分别提高 4.9%—15.9%和 8.0%—20.5%.同时,W-G-N3 可通过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改善营养品质,其中 W-G-N3 较 W-N3 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分别提高 12.3%—16.1%、28.7%—47.2%和10.7%—11.1%;W-G-N3 较W-N4 蛋白质含量提高 8.9%—12.4%,但W-G-N3 与W-N4 处理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差异不显著.此外,W-G-N3 较W-N3 和W-N4 有利于促进小麦吸收氮素及转化为籽粒产量,其中植株吸氮量分别提高 42.2%—58.9%和 35.2%—45.0%,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 12.0%—20.6%和 5.9%—20.4%,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 3.6%—18.3%和 28.1%—58.1%;W-G-N3 处理也可补偿减氮造成的氮肥农学效率的降低,较W-G-N4 氮肥农学效率提高 74.2%—80.0%.相关分析表明,麦后复种绿肥配合适量减氮通过促进氮素吸收利用而增加籽粒产量,同时又可显著改善籽粒营养品质.[结论]麦后复种绿肥结合传统施氮量的 85%(153 kg·hm-2)模式是河西绿洲灌区增加春小麦产量、改善籽粒品质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适宜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
Effects of Multiple Green Manure After Wheat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Wheat Yield,Grain Quality,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green manure returning to fieldnitrogen application levelgrain yieldnutritional qualitynitrogen utilization

张文霞、李盼、殷文、陈桂平、樊志龙、胡发龙、范虹、何蔚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70

绿肥还田 施氮水平 籽粒产量 营养品质 氮素利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甘肃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甘肃农业大学伏羲青年人才项目

2021YFD1700202-0232101857U21A20218CARS-22-G-122020-12Gaufx-03Y10

2023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99
ISSN:0578-1752
年,卷(期):2023.56(17)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