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耕作措施对宁南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不同耕作措施对宁南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针对宁夏南部旱地降水不足、耕层浅薄、作物产量低等问题,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对宁南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合理改善旱地耕层土壤结构、选用适宜耕作措施和作物增产增效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方法]以马铃薯和春小麦为供试作物,在宁南旱区开展 2 年(2019-2020 年)大田试验,设置 2 种耕作方式(翻耕和深松)和 4 种耕作深度(20、30、40 和 50 cm),分别为传统翻耕深度 20 cm、深翻耕 30 cm、深松 30 cm、深松 40 cm、深松 50 cm等 5 种不同耕作措施,以传统翻耕深度20 cm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结合深度措施对作物收获期土壤容重、生育期土壤紧实度与水分、生育期作物生物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深松 50 cm处理能显著降低马铃薯季和春小麦季 0-60 cm层土壤容重,平均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 6.49%和 6.94%.马铃薯季和春小麦季各处理生育期平均土壤紧实度均以深松50 cm处理最低,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 19.32%和 8.11%.深松 50 cm处理对提高马铃薯和春小麦季作物各生育期 0-100 cm层土壤蓄水量效果最佳,平均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 13.58%和 25.66%.在作物整个生育期,马铃薯季和春小麦季各生育期作物干物质累积量均以深松40 cm处理最高.马铃薯季和春小麦季不同耕作处理下作物产量、纯收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深松40 cm处理最高,马铃薯季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15.20%、18.90%和9.10%,春小麦季分别显著增加59.24%、88.20%和28.98%.不同耕作方式结合深度对土壤蓄水量、作物生物量及产量均呈极显著影响,而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受耕作方式影响显著.[结论]不同耕作方式结合深度措施可显著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提高作物生育期土壤蓄水量,进而实现马铃薯和春小麦季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其增产增收效果以深松40 cm处理较好,可在宁南地区马铃薯和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Effects of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rop Yield in the Region of Southern Ningxia

tillage methodtillage depthsoil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soil watercrop yield

李荣、鄢慧芳、张龙、苗芳芳、勉有明、侯贤清

展开 >

宁夏大学农学院,银川 750021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宁夏固原 756000

耕作方式 耕作深度 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水分 作物产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自然科学基金宁夏自然科学基金宁夏自然科学基金

321605152022AAC030612023AAC031502023AAC03149

2023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99
ISSN:0578-1752
年,卷(期):2023.56(18)
  • 3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