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咸淡水轮灌对设施番茄光合特性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咸淡水轮灌对设施番茄光合特性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阐明咸淡水轮灌对设施番茄叶片超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机理,有利于优化设施番茄咸水灌溉调控策略。[方法]以当地常规番茄品种"明珠"为材料,2022-2023年在南疆地区温室内开展为期两年的番茄咸淡水轮灌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W1(咸水、淡水,轮灌4次),W2(2次咸水、2次淡水,轮灌2次),W3(2次淡水、4次咸水、2次淡水,轮灌1次),全淡水灌溉为对照处理(CK),3种咸淡水轮灌模式的灌水量与CK 一致。主要探讨咸淡水轮灌产生的盐碱胁迫对设施番茄叶片超微结构、叶绿素含量、气孔特征、气体交换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咸淡水轮灌条件下,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以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均显著下降,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在限制叶片气体交换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番茄叶片不仅通过减小单个气孔开度来快速适应盐碱胁迫,且能经过长期的气孔分化和发育过程调控气孔密度和气孔形状,以此提高气体交换效率。与CK处理相比,W1、W2及W3处理的叶片气孔密度,分别增加22。8%、43。07%和13。8%,气孔宽度分别减小54。6%、77。8%和13。7%。受土壤盐分胁迫影响,相较于CK处理,W1、W2处理番茄叶片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被破坏,叶绿素含量分别减少6。2%、11。8%,净光合速率降低16。3%、26。2%,产量降幅达45。3%、52。5%,且最大叶面积指数比同期CK处理分别低20。8%、27。5%。W3处理的番茄叶片叶肉细胞结构相对完整,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CK差异不显著,其中平均单果质量增加6。5%、果茎增大6。0%、产量略提高0。7%。[结论]综合番茄生理变化和产量分析,在番茄开花结果期—果实膨大期灌溉咸水,其他生育阶段采用淡水灌溉,减缓了咸水灌溉对番茄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W3处理可推荐可作为南疆地区设施番茄咸淡水协同利用的灌溉方式。

辛朗、宋嘉雯、付媛媛、唐茂淞、敬凌琨、王兴鹏

展开 >

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自治区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现代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塔里木绿洲农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阿拉尔 843300

农业农村部西北绿洲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 832061

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新疆昌吉 831100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 咸淡水轮灌 叶片超微结构 光合效应 产量

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创新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兵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TDZKC20200251469029TDGRI202251

2024

相关文献
同作者其他文献同项目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99
ISSN:0578-1752
年,卷(期):2024.57(19)
辛朗,宋嘉雯,付媛媛,等.咸淡水轮灌对设施番茄光合特性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4,57(19):3784-3798.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4.1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