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威海农业碳达峰时序及碳中和前景分析

山东威海农业碳达峰时序及碳中和前景分析

扫码查看
为落实"双碳"行动目标,本文对威海市对2001-2020年农牧业生产碳达峰时序以及碳中和主要途径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威海市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6年达到峰值,排放量为69.6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CO2 e,以下均用"CO2 e"表述),种植业和畜牧业分别在2006年和2009年实现碳达峰,排放量分别为68.17万吨CO2 e和1.66万吨CO2 e,其中化肥和农药减量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果业则是农业碳汇的最大来源.建议通过稳定果园面积、提高地力等级、推广秸秆还田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等,进一步发挥农业在威海碳中和实践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张禹、徐楠、梁丽君、张福进、吕鹏超

展开 >

山东省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威海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农业科学院,威海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威海 264200

农业温室气体排放 碳达峰 碳中和 山东省威海市

2024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评审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ISSN:1672-0881
年,卷(期):2024.(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