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土丘陵沟壑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黄土丘陵沟壑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受区域条件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黄土丘陵沟壑区城乡发展滞后.新时期,亟待厘清区域城乡关系现状,为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文章以黄土丘陵沟壑区5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县域城镇化和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探讨2000—2015年区域城乡发展的协调状况,结合相关分析探析"城"和"乡"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1)区域城乡发展失衡,"城进村衰"问题加重.乡村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资源系统虽略有发展,但环境系统有一定程度衰退,而城镇化水平在各方面均取得较大发展.(2)区域城乡互动关系已趋稳定,城乡耦合模式以"中—中—高"、"中—低—高"为主.城乡发展协调水平总体较低,以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为主.2000—2015年,区域城乡发展协调度空间差异明显缩小.(3)城镇化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起主导作用,而乡村的作用较弱.[结论]乡村发展滞后是制约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发挥乡村资源优势、加强乡村环境治理、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将有助于提高乡村发展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城乡关系现状,为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A STUDY ON URBAN-RURAL COODINATED DEVELOPMENT IN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黄云鑫、李琳娜、李裕瑞、陈宗峰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城乡关系 城镇化 乡村地区 耦合模型 乡村振兴 黄土丘陵沟壑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1931293

2021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区划所 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79
ISSN:1005-9121
年,卷(期):2021.42(9)
  • 2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