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建构与检验——以四川武引灌区为例

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建构与检验——以四川武引灌区为例

扫码查看
[目的]以四川武引灌区为案例,实证检验农业水价现实运行情况与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契合程度,探讨优化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基本方向.[方法]文章从市场和政府两个维度分析农业水价影响因素,建构"成本导向、支付可行"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科学测定农业水价的弹性区间.[结果]市场作用下,供给维度要以供水工程成本为基准,需求维度在用水户承载力支付能力区间较为合理;由于农业用水具有正外部性以及农业供水的垄断性,政府应为农业用水构建合理的价格机制.农业水价构成应以平均运行可变成本为最低参考标准,也可实行全成本农业水价,以此符合"成本导向"."支付可行"表现为实际支付能力和心理支付意愿,农业水价既要考虑农业生产中投入产出情况,判断用水户实际支付能力,又要研究其心理支付意愿,分析现实情况和心理参照点的差别情况.[结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学理建构与现实运行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优化农业水价形成机制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即优化"成本导向"形成机制,科学建立灌区成本核算体系,完善农业用水价格制定准则,确立农业用水计收方式.优化"支付可行"形成机制,积极促进用水户增收,提高水价实际支付能力,强化宣传提高用水户心里支付意愿及加强农业用水需求管理.
CONSTITUTION AND TEST OF AGRICULTURAL WATER PRICE FORMATION MECHANISM ——TAKING WUYIN IRRIGATION AREA IN SICHUAN AS AN EXAMPLE

王蔷、林泓宇、郭晓鸣

展开 >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10064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 610071

农业水价 形成机制 学理建构 实证检验 影响因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19ZDA065

2023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区划所 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79
ISSN:1005-9121
年,卷(期):2023.44(3)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