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收效应研究——以少免耕技术为例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收效应研究——以少免耕技术为例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收效应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少免耕技术为例,基于黑龙江、河南、山东和山西4省614户种粮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结果](1)少免耕技术采用对农户增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在克服样本自选择问题带来的"选择偏差"后,通过近邻匹配、半径匹配和核匹配进一步证实了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3)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少免耕技术主要通过提高作物产量进而增加农户收入,产量效应发挥了完全的中介效应,而转移效应的中介效应不显著;(4)异质性分析发现,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和规模差异,在新生代农户和规模户中表现更为显著;(5)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和认知特征是农户采用少免耕技术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为发挥少免耕技术的增收效应,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少免耕技术的推广力度,切实发挥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降低技术实施成本,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规模经营发展.
RESEARCH ON THE INCOME-INCREASING EFFECT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TECHNOLOGY ——TAKING NO AND MINIMUM-TILLAGE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no and minimum-tillage technologyfarmers'incomeoutput effecttransfer effectheterogeneity

崔钊达、余志刚、宫熙

展开 >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少免耕技术 农户收入 产量效应 转移效应 异质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1BJY249

2023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区划所 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79
ISSN:1005-9121
年,卷(期):2023.44(5)
  • 1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