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四川茶叶适生空间演化以及生产空间响应特征

四川茶叶适生空间演化以及生产空间响应特征

扫码查看
[目的]茶产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和贫困山区茶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四川作为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预测茶叶适生空间将为生产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依据.[方法]文章基于1980—2020年气候、土壤、地形三方面的环境数据,通过MaxEnt模型构建分布位置和环境变量的关系模型对四川茶叶适生空间进行预测,并结合种植面积探究生产空间对适生空间的响应模式.[结果](1)表明构建的关系模型可信度高,可以预测5个阶段的茶叶适生空间(AUC>0.9).影响四川茶叶生长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海拔、pH、年降水量、坡度、生长季相对湿度,其中海拔430~1200m,pH 4.4~5.3,年降水量大于1080mm,坡度小于10°,相对湿度大于78%的区域最适宜茶叶生长.(2)茶叶适生空间多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平原区和盆周山地区,呈"C"字型,1980—2020年适生空间面积在232万~269万hm2,变化趋势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3)四川茶叶的适生空间重心演变轨迹整体上呈现"北移"趋势,2000年之后,迁移方向从南移转为北移;生产空间重心变化幅度较适生空间波动性更强.(4)1990—2020年茶叶适生空间面积增加,而生产空间除了面积大幅增加外,还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性.负响应区域主要集中于川南与川东北两大区域,1990—2020年生产空间与适生空间呈现强负响应的区县数量明显增加.1990年强正响应区域主要聚集在北部,到2020年强正响应区域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结论]四川茶叶适生空间的面积较广,茶叶发展潜力巨大.
ADAPTIVE SPATIAL EVOLUTION AND PRODUCTION SPATI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CAMELLIA SINENSIS IN SICHUA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MaxEnt modelsuitabilityplanting areaCamellia sinensis

邵周玲、高文波、刘远利、陈春燕、曹杰、林正雨

展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成都 610066

地理分布 MaxEnt模型 适宜区 种植面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四川省农科院现代农业学科建设推进工程项目

2020YFD11006012020JDJQ00732021YFYZ00282021XKJS075

2023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区划所 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79
ISSN:1005-9121
年,卷(期):2023.44(6)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