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十三五"时期我国藏粮于地绩效评价

"十三五"时期我国藏粮于地绩效评价

扫码查看
[目的]构建我国藏粮于地绩效评价体系,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藏粮于地的成效.[方法]文章基于经济—社会—生态分析框架,从数量、质量、技术、安全、结构和环境等方面构建藏粮于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1)"十三五"时期我国藏粮于地绩效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分区域看,黑龙江、山东、河南等主产区藏粮于地绩效较高,但生态效益有待提升;多数地区属于经济—生态效益潜力型和中增长型,未达到库兹涅兹曲线顶点.(3)各地区藏粮于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还有较大的提升潜力,耦合协调度不高.[结论]"十三五"时期我国藏粮于地成效显著,粮食主产区在稳定藏粮于地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需要提高生态效益;"十四五"时期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要考虑区域差异,并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FOOD CROP PRODUCTION STRATEGY BASED ON FARMLAND MANAGEMENT IN CHINA DURING THE 13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food crop production strategy based on farmland managementperformanceeconomy,society and ecologyKuznets Curve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马松林、李仅凤

展开 >

河南工业大学粮食经济研究中心,郑州 450001

藏粮于地 绩效 经济、社会、生态 库兹涅茨曲线 耦合协调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河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金支持计划

20FJYB0642021-SKCXTD-17

2023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区划所 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79
ISSN:1005-9121
年,卷(期):2023.44(9)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