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推动乡村治理:内涵特征、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推动乡村治理:内涵特征、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扫码查看
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顶层制度设计,以其独特的治理优势为乡村治理拓展了新的道路.以嵌入式治理、双重角色身份和任期化为主要特征的驻村第一书记受到乡村社会复杂性的影响,使得仅凭刚性的制度嵌入无法产生良好的治理效果,驻村第一书记需将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交互的通道打开.合理的任期与阶段性目标划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型体制带给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负担,充足且持续性的外部资源补充是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推进乡村治理的重要保障.驻村第一书记不仅要推动村庄的基础建设,还应培养村庄治理的内生力量,从而形成善治的治理格局.

吕建华、王瑜

展开 >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乡村治理 驻村第一书记 嵌入式治理 基层政府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服务决策咨询专项)

19BJCJ29

2024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0.229
ISSN:1008-3642
年,卷(期):2024.(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