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女性独立购房是一个充满个人意义的"另类实践",它挑战了传统社会中女性"从夫而居"的居住规范,深刻影响着社会的个体化进程,但却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本文基于个体化理论,将未婚女性的"住房想象"置于分析核心,形成一种"结构—意义—行动"的分析框架,重点探讨未婚女性独立购房的原因.研究发现,在个体化时代,未婚女性正在努力摆脱传统社会中"依附性生存"的境遇,试图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以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于是,住房被她们赋予独立的标志、私人的空间、风险的盾牌和身份的标识等意义,共同推动着未婚女性的住房需要,进而影响其独立购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