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代际团结视角下农村早婚家庭的分工模式研究——基于鲁西南地区的田野观察

代际团结视角下农村早婚家庭的分工模式研究——基于鲁西南地区的田野观察

扫码查看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较为普遍的早婚现象.不平衡的性别结构和本地婚姻市场构成婚姻挤压的基本进路,秉持强烈的代际责任感的父代促使子代提前缔结婚姻,这是形成农村早婚现象的一般性逻辑.为了应对早婚之后的养育任务和婚姻脆弱性风险,鲁西南农村家庭普遍采用"成婚——成人"过渡性的家庭分工,即早婚女性以养育子女为业、公婆承担"养成系"任务、娘家提供辅助性支持.由此,娘家、婆家和子代家庭间形成了紧密的团结互助,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持早婚夫妻的婚姻稳定性.当代农村家庭仍依循压缩性策略以应对家庭发展压力,乡村工业化、教育一体化有利于这一代际团结模式在特定空间内得以维持.

徐宏宇

展开 >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

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

早婚 代际团结模式 家庭分工 婚姻稳定性

2024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中国青年研究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96
ISSN:1002-9931
年,卷(期):2024.(7)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