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流动中的青年女性主体性——基于云南吊草村的道路人类学研究

流动中的青年女性主体性——基于云南吊草村的道路人类学研究

扫码查看
流动性与性别之间的关系一直被学界认为是相互构成的.本文讨论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移动系统变动对于女性流动方式和特征的影响.通过道路民族志研究,展现大理吊草村道路基础设施与生计模式的演变过程,厘清在道路影响下当地移动系统的变化和性别流动空间的重组,分析村庄现代女性主体性的重新塑造.研究发现,吊草村发展环境中道路移动系统的变迁所引发的实际上是区域社会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青年女性流动方式和主体位置的重塑.在道路人类学视域下研究青年女性的流动,是将社会发展系统与性别主体性联系起来,有利于从更加综合的视角理解二者概念构成的实践关系.

方义勇、薛熙明

展开 >

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流动性 青年女性 主体性 道路人类学 吊草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202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421712412022SYJSCX06BS

2024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中国青年研究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96
ISSN:1002-9931
年,卷(期):2024.(7)
  •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