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大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同研究——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
大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同研究——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依据2011年和2021年两次共对4232名大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大学生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同的现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发现2021年大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同处于较高水平,与2011年相比呈现明显的积极变迁态势,但大学生对部分维度的认同水平依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是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同辈群体因素、国外英文网站接触度等外部因素和主体内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制度显著优势认同、制度比较优势认同以及抗疫成功正向归因等是影响大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同的重要内部因素或中介变量,制度显著优势认同的作用最强;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同辈群体因素以及国外英文网站接触度等外部因素对大学生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同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的具体路径呈现出多样化形态.研究结果一方面证明了"互构论"比"系统论"和"建构论"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具有更好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为"制度显著优势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据"这一重大理论命题提供了实证依据.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吴鲁平、李芬、孙紫琪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北京100089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新型政治制度
制度认同
基金:
中央团校2019年重点科研攻关项目
项目编号:
666150119
出版年:
2022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TPCD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725
ISSN:
2095-9796
年,卷(期):
2022.
41
(1)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