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缺场"中的成长——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女大学生的童年留守体验

"缺场"中的成长——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女大学生的童年留守体验

扫码查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人口为提高经济收入选择进城务工,"留守"成为千百万农村儿童共有的童年经验.通过对10位在重点大学就读的农村女大学生的童年留守体验及其影响进行深度访谈,本研究意在探究留守经历对个人成长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在时空被高度压缩的成长历程中,她们与父母的情感关系较为淡漠,体尝着"入不了心"的爱,形塑了"独立"与"脆弱"并存的性情特征.尽管她们心中有怨念,却又无从指责,真实情绪的掩饰与压抑灌注在个人性情之中.留守所带来的亲子关系的张力和困境对农村女大学生的性情养成产生了复杂影响.

肖妙雨、程猛

展开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北京 10009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北京 100875

现代化 童年留守体验 女大学生 时空压缩 脆弱性

2024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TP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25
ISSN:2095-9796
年,卷(期):202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