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类基因科技滥用行为刑法规制之反思

人类基因科技滥用行为刑法规制之反思

扫码查看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是应急性立法的结果,加之人类基因科技滥用行为具有复杂性,以致该罪存在行为类型不周延、前瞻性不足、入罪模式不科学、犯罪主体单一等问题.域外立法经验启示我们,既要对人类基因编辑科技潜在的多维风险持谨慎稳健的态度,又不能阻碍人类基因科技的进步.要使人类基因科技滥用行为的刑法规制垂范久远,不仅要睁眼看世界,学习域外规制人类基因科技滥用行为的成功经验,而且要做好顶层设计,树立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为人类基因科技设置伦理禁区和风险禁区,使人类基因科技在法治轨道上顺利向前,还要分类规制,对生殖系人类基因科技伴生的风险引入事前预防,对体细胞人类基因科技潜在的危害沿用事后打击模式进行规制.

魏汉涛、王俊杰

展开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人类基因编辑 基因克隆 立法检讨 域外经验 改进方案

202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95
ISSN:1672-2140
年,卷(期):202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