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斑点叉尾鮰中国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斑点叉尾鮰中国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扫码查看
采用AFLP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对来自福建和湖北的1984年引进的斑点叉尾鲴(Ictalurus punctatus)养殖群体(P1984)、来自福建和辽宁的1997年引进的养殖群体(P1997)、来自湖南的2004年引进的养殖群体(P2004)和来自湖北的1984年与1997年引进养殖群体的杂交群体(P8497)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用10对选择性引物共扩增出523个位点,其中,243个位点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46.46%;没有发现可以用于区分4个群体的特异性位点,但找到一些潜在的群体鉴别片段;P1984、P1997、P2004和P8497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P)分别为28.93%、38.90%、31.02%和41.66%,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1439、0.208 1、0.1545和0.2373,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078 1、0.0949、0.0803和0.1137.群体问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值为0.1036;根据4个群体之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遗传距离(D)、遗传相似度(S)以及UPGMA聚类分析发现,P2004和P1997亲缘关系最近,P2004和P1984亲缘关系最远.通过比较分析认为,4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低.
Genetic diversity of cultured channel catfish,Ictalurus punctatus in China using AFLP markers

赫崇波、陈姝君、高祥刚、周遵春、刘卫东、宋文涛

展开 >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水产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斑点叉尾鲴 遗传多样性 AFLP 多态性 标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571410

2008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水产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06
ISSN:1005-8737
年,卷(期):2008.15(5)
  • 4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