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倍体雌性虹鳟卵巢发育的类雄性化趋势

三倍体雌性虹鳟卵巢发育的类雄性化趋势

扫码查看
以4~35月龄三倍体雌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实验材料,以同源二倍体为对照,采用组织学和放射免疫方法,从性腺发育和生殖激素变化2个方面对其类雄性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类雄性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三倍体虹鳟的卵原细胞可正常发育至卵黄发育前期卵母细胞(8月龄左右),此后卵母细胞败育,基质细胞包围卵原细胞形成卵原细胞簇,17月龄后卵巢中卵原细胞簇减少,出现与雄性精小囊结构相似的类生精细胞囊结构;26~35月龄类生精细胞囊逐渐成为性腺的主要成分,在类生精细胞囊内出现大量坏死的细胞;13月龄后三倍体雌性虹鳟血清中GtH-Ⅰ、GtH-Ⅱ、17β-E2含量显著低于同期二倍体虹鳟,睾酮(T)在21月龄后持续上升,并显著高于同期二倍体(P<0.05).17月龄后三倍体雌性虹鳟卵巢发育呈现类雄性化趋势,但不能完成精子发生全部过程.由于性腺中生殖细胞与体细胞之间正常的相互作用缺失,合成类固醇的滤泡细胞发育分化受阻,T芳化为17β-E2途径中断,导致血液中T浓度升高,进而使性原细胞的分化受到了诱导,因而卵巢发育呈现类雄性化趋势.
Virilescent-like tendency of triploid female rainbow trout(Oncorhynchus mykiss)during the process of ovarian development

韩英、刘蔓、张澜澜、李海龙

展开 >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8

三倍体雌性虹鳟 类雄性化 卵巢发育 生殖激素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

GA06B203

2010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水产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06
ISSN:1005-8737
年,卷(期):2010.17(4)
  • 5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