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海拔稻鲤综合种养梯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不同海拔稻鲤综合种养梯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扫码查看
2019年5-8月在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梯田研究了不同海拔(570 m和1840 m)稻鲤综合种养梯田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结果 表明:(1)低海拔梯田内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5种,隶属3门3纲,其中寡毛纲(Oligochaeta)9种,昆虫纲(Insecta) 16种,腹足纲(Gastropoda)1种;高海拔梯田内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4种,隶属2门2纲,其中寡毛纲3种,昆虫纲21种.寡毛纲和昆虫纲是高、低海拔梯田的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类群,且种类组成差异显著(P<0.05).高、低海拔梯田均发现了摇蚊属(Chironomus)和长跗摇蚊属(Tanytarsus)水稻害虫,此外,在低海拔梯田还发现了水稻害虫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2)4个月份Jorgensen指数值和Jaccard相似性指数值均说明不同海拔梯田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3)6月和7月,高、低海拔之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同一月份差异显著(P<0.05),其余月份差异不显著(P>0.05).(4)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月份和海拔对不同海拔梯田中的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影响显著(P<0.05),月份对生物量影响显著(P<0.05),而海拔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月份和海拔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研究表明,月份和海拔是影响不同海拔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系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同时,鲤的摄食压力也是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鲤可以有效降低梯田中水稻害虫的生物量.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y structure in integrated rice-carp farming terrace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许越、房景辉、徐钢春、蒋增杰、聂志娟、梁博、蔺凡

展开 >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8

展开 >

稻渔综合种养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哈尼梯田 海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020YFD09003022019-XZ-252019HY-YJ02022020ZX020420603022019016

2021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水产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06
ISSN:1005-8737
年,卷(期):2021.28(5)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