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两辈人对“安乐死”“尊严死”的态度——对大学生和家长的语义区分考察
两辈人对“安乐死”“尊严死”的态度——对大学生和家长的语义区分考察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语义区分量表为主要研究工具,以110名大学生及其家长为调查对象,考察大学生及其家长两辈人对“安乐死”“尊严死”的态度.量表分别设计了“认知”、接受或不接受的狭义“态度”“情感/情绪”“行为意向”四个维度,所得数据进行了学生和家长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显示,两辈人在“安乐死”“尊严死”的量表总均值上无显著差异,态度都倾向接受;但在“安乐死”的狭义“态度”、尊严死的“认知”维度呈现出显著差异:相比家长,学生对“安乐死”更为接受,对“尊严死”的认知更为积极.此外,两辈人对“尊严死”的态度都比“安乐死”更为积极;学生的城乡家庭背景对“安乐死”的认知维度有显著影响:相比农村的学生,生长在大城市、中小城镇的学生对“安乐死”的认知更为积极.研究结果揭示了对于死亡方式态度的代际差异或变化趋势,为我国生命教育“尊严死”观念的宣传和普及提供了启示.
外文标题:
Two Generations' Attitudes towards "Euthanasia" and "Death with Dignity" :A Semantic Differential Study o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陈艳清、高一虹
展开 >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
北京大学
关键词:
态度
尊严死
安乐死
语义区分量表
出版年:
2017
中国社会语言学
中国社会语言学
ISSN:
年,卷(期):
2017.
(1)
参考文献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