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沙棘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沙棘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扫码查看
为研究自然发酵过程中沙棘酵素真菌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的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沙棘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真菌rRNA基因ITS1区进行测序.结果显示:根据97%的相似度对序列进行可操作分类单元分析,得到4个门,16个纲,35个目,71个科,98个属,112个种;真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在发酵前期(F22_Q)最高,随着发酵的进行,真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呈下降趋势;真菌组成在发酵前、中期的绝对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相对丰度为76.97%~96.30%,毛霉菌门是发酵后期的绝对优势菌门,相对丰度为2.39%~77.50%;在属水平上,刺盘孢属为发酵前期绝对优势菌属,相对丰度为30.64%,发酵中期绝对优势菌属为未分类的酵母目,相对丰度为58.06%,毛霉属为发酵后期绝对优势菌属,相对丰度为77.50%;3个发酵阶段可聚为两类,F22_Q聚为一类,中期(F22_Z)和后期(F22_H)聚为一类,样本在毛霉属、未分类的酵母目、红酵母属3种菌属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种水平上,发酵前期绝对优势种为未分类的刺盘孢菌,占比为31%,发酵中期未分类的酵母目和未分类的裸节菌的比例最高,分别为58%和22%,发酵后期真菌卷枝毛霉菌的比例最高(75%),占主导地位.本研究结果为开发沙棘酵素发酵过程中的优势真菌菌群和挖掘益生真菌提供参考.
Fungal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during Natural Fermentation of Sea Buckthorn Jiaosu

牛广财、张琪、朱丹、颜飞翔、魏文毅、宁志雪、王思溥

展开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9

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大庆 163319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9

沙棘酵素 自然发酵 高通量测序 真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自然科学人才支持计划黑龙江省高校首批"新工科"研究项目

ZRCPY201911黑教高函[2018]681号

2022

中国食品学报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食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EI
影响因子:1.079
ISSN:1009-7848
年,卷(期):2022.22(7)
  • 1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