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京密云2种人工林氮磷钾的生物循环特征

北京密云2种人工林氮磷钾的生物循环特征

扫码查看
为了探究北京密云2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主要养分元素的生物循环特征,2006-2007年以北京密云水库库西试验区的油松人工林和麻栎-侧柏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样方定位观测的方法,对其主要元素N、P、K的降水输入、凋落物归还、积累量以及生物循环特征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1) 大气降水向油松林和混交林生态系统每年分别输入养分量为31.56和13.27 kg/(hm2·a);2) 油松林和混交林凋落物中N、P、K的归还总量分别为18.00和14.06 kg/(hm2·a);3) 油松林中乔木层N、P、K积累总量为612.37 kg/hm2,各器官中N、P、K积累量大小排序是叶>枝>干>根,混交林中乔木层N、P、K积累量分别为153.87、18.28和100.13 kg/hm2;4) 油松林养分利用系数排序为N>K>P,混交林养分利用系数为K>N>P,油松林对N、P、K的吸收系数均高于混交林,而混交林N、P、K的循环系数均高于油松林.研究结论阐明,油松林和混交林通过降水归还的养分量占总归还量分别为63.7%和53.0%,通过凋落物归还的养分量占总归还量分别为36.3%和47%,2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降雨淋溶均为年养分归还量的主要部分;油松林和混交林生态系统从土壤中吸收N、P、K的总量分别为126.58和54.96 kg/(hm2·a),其中有77.02和24.42 kg/(hm2·a)存留于林分中,有49.56和30.54 kg/(hm2·a)通过淋溶和凋落物归还土壤.
Biocycling of N, P and K of two forest plantations in Miyun County, Beijing

肖洋、陈丽华、余新晓

展开 >

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150080,哈尔滨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北京

人工林 混交林 生态系统 养分元素 生物循环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项目1

2006BAD03A02D0706001000091D0706007040191-07

2010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902
ISSN:1672-3007
年,卷(期):2010.8(4)
  • 5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