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绿洲农田防护林单株新疆杨生物量及其根冠比变化

绿洲农田防护林单株新疆杨生物量及其根冠比变化

扫码查看
为探明绿洲农田防护林生物量累积过程及其根冠比变化趋势.作者以乌兰布和沙漠磴口黄灌绿洲内部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在2行林带结构中调查各径级单株新疆杨生物量代替不同年龄相应径级生物量,用固定样方法调查侧根生物量,得出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变化过程并建模,分析变化过程所可能隐藏的力学和生物学机制.结果 显示:1)2行结构渠道防护林新疆杨单株幼龄林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为15.212 kg、6.539 kg;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阶段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增长8.77倍和4.89倍、2.82倍和2.59倍、1.65倍和1.53倍,得出生物量模型7个.2)生物量根冠比排序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平均值为24.35%;幼龄林为43.67%;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生物量根冠比分别减小1.79倍、1.10倍、1.08倍,得出生物量根冠比模型1个.3)主干生物量密度密度平均值为393.81 kg/m3,幼龄林为375.02 kg/m3;中龄林减小3.09%;近熟林增加3.37%;成熟林增加22.38%.4)幼龄林主根生物量密度为404.20 kg/m3,中龄林、近熟林分别减小4.14%、0.48%,成熟林增加22.38%.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根干密度比分别为1.08、1.07、1.03、0.79.由上述结果分析得出:正常情况下,随胸径增长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呈增长趋势,地上生物量和增速远大于地下,生物量差距增大,增速差距减小;随着胸径增大生物量根冠比呈减小趋势,减幅缩小,平均22.34%;主干生物量密度随胸径增加呈先减后增趋势,与胸径正相关,主根生物量密度随着胸径增加呈减小趋势,与胸径负相关.
Changes in biomass and root-shoot ratio of individual 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 Bge.in oasis farmland shelterbelt

赵英铭、刘明虎、周全来、包岩峰、程一本、李艳丽、杨文斌

展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015200,内蒙古磴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100091,北京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00,沈阳

北京林业大学,100083,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100081,北京

展开 >

根冠比 生物量 新疆杨 防护林 绿洲

中国林科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CAFYBB2017MB002

2020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02
ISSN:1672-3007
年,卷(期):2020.18(1)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