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超声、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评估兔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评估兔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and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rabbits

扫码查看
目的 利用超声、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分析评价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的病变程度,为颈动脉AS动物模型的诊断评估提供技术方法 .方法 取雄性日本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和模型(Model)组,每组9只,模型组饲喂高胆固醇饲料2周后行右侧颈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继续高脂饲喂6周,建立兔颈动脉AS模型,NC组饲喂常规饲料至8周.造模4周、8周时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并超声检查颈动脉,造模8周时行颈动脉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检查,行安死术后取右侧颈总动脉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评估颈动脉AS病变.结果 与NC组比,模型组兔造模4周时血浆TC显著升高(P<0.05),8周时体重、血浆TC、TG均显著增加(P<0.05,P<0.01);超声结果 显示,模型组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狭窄率、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血管阻力指数均随病变程度加深而显著增加(P<0.05,P<0.01),并可见狭窄和斑块形成;HRMRI结果 亦显示,MIP成像可见右侧颈总动脉明显狭窄,3D-TOF成像可见模型组兔有明显的AS斑块且狭窄率显著增加(P<0.01);组织病理学证实模型组兔颈总动脉有明显的AS斑块形成,IMT、狭窄率、脂质含量均比NC组显著增加(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超声、HRMRI与HE染色的定量分析结果 显著相关(P<0.01).结论 超声和HRMRI技术均能无创检测诊断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病变,但HRMRI更能清晰、直观地判断血管狭窄及AS斑块严重程度.

徐松涛、李嘉颖、沈利叶、郁晨、徐雁云、潘永明、孙志超、陈民利

展开 >

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比较医学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动物三级实验室,杭州 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杭州 310006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动物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

31970514LGD19C040002

2021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67
ISSN:1005-4847
年,卷(期):2021.29(1)
  • 9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