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巴胺D1受体在频闪光诱导性近视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多巴胺D1受体在频闪光诱导性近视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dopamine D1 receptor on the development of flickering light-induced myopia in guinea pigs

扫码查看
目的 研究多巴胺D1类受体(D1DR)在频闪光诱导性近视(flickering light-induced myopia,FLM)发生中的作用,初步探讨FLM的发病机制.方法 36只2周龄豚鼠随机分成4组(n=9):对照组、频闪光(FLM)组、频闪光+溶剂(FLM+Vehicle)组、频闪光+D1DR拮抗剂(FLM+SCH 23390)组.分别于造模前后测量各组豚鼠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造模6周后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视网膜中D1DR的表达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视网膜中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频闪光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呈显著的近视样改变(P<0.001,P<0.05),视网膜D1DR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DA含量显著上升以及DOPAC/DA比值显著下降(P<0.001);而玻璃体腔注射SCH 23390可显著改善FLM豚鼠屈光度和眼轴的变化(P<0.001,P<0.05),使FLM豚鼠视网膜DA含量下降(P<0.001)和DOPAC/DA比值增加(P<0.05).结论 D1DR参与了FLM的形成,D1DR拮抗剂可能通过抑制D1DR并影响DA及其代谢水平而改善FLM豚鼠的近视样改变.

胡倩倩、李炳、佘曼、李涛、周晓东

展开 >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上海 201508

近视 多巴胺D1类受体 频闪光诱导 SCH23390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计委项目

ZR1404200201640046

2021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67
ISSN:1005-4847
年,卷(期):2021.29(1)
  • 4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