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溃疡性结肠炎与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与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rat model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nd ulcerative colitis plus damp-heat syndrome

扫码查看
目的 建立适用于评价抗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复方及新药研发药效的动物模型,并探讨普通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湿热证UC的区别与联系.方法 随机将24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UC组、UC+DH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UC组接受5%DSS诱导,而UC+DH组大鼠先后接受"高脂高糖饮食+饥饱交替+饮酒+高温高湿环境+5%DSS"诱导,为期29 d.每日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Geboes),血清生化检测各组大鼠的TG、CHOL、HDL_C、LDL_C、GLU、ALP、LDH、ALT、AST水平,检测血清中的DAO浓度和结肠中的MPO、MDA、GSH活性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皮质醇含量及结肠中的HSPs、IL-10、TNF-α、MIP-1α、MIP-1β的表达.结果 两种模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肠道炎症,DAI评分和Geboes指数增加,肝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情况.不同之处:与UC组相比,上述病理改变在UC+DH组大鼠上更为严重,除此,UC+DH组大鼠血清中的TG、CHOL、LDL_C、ALP、ALT、AST、DAO、皮质醇浓度明显增加,血清中HDL_C的浓度显著下降(P<0.05);结肠中HSPs、MPO、MDA、TNF-α、MIP-1α、MIP-1β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肠中的GSH和IL-10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两种UC模型均存在肠黏膜损伤和肝损伤情况.不同之处在于,湿热环境会加重DSS诱导的UC大鼠肠黏膜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促炎、促脂质过氧化、提高肠黏膜渗透性有关.

李沁媚、王玉涵、吕菲菲、徐百昌、崔瑶、彭小敏、王颍、司红彬

展开 >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 530004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模型 抗炎 抗氧化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南宁市重点研发计划北海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南宁市兴宁区重大研发项目

桂科AB1924503720202088北科合202082037YCSW20200072020A14

2021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67
ISSN:1005-4847
年,卷(期):2021.29(3)
  • 9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