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UPLC-Q-TOF-MS技术分析不同变种来源葛花的化学成分差异性

基于UPLC-Q-TOF-MS技术分析不同变种来源葛花的化学成分差异性

扫码查看
目的:比较野葛花、粉葛花及葛麻姆花3个不同变种来源葛花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20 min,10%~30%B;20~30 min,30%~55%B;30~35 min,55%~95%B;35~37 min,95%B;37~40 min,95%~10%B),流速0.25 mL· min-1;运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进行扫描并采集MS数据,扫描范围m/z 50~1500.结合文献信息及化学成分数据库对葛花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通过MarkerViewTM 1.2.1软件对所得数据归一化处理,应用SICMA-P 14.1软件对3个变种来源葛花的MS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出不同变种来源葛花的显著差异性成分.结果:从3个不同变种来源的葛花中共鉴定35个化合物,其中异黄酮类成分22种,黄酮类成分6种,皂苷类成分7种;野葛花、粉葛花及葛麻姆花分别包含了32,35,33个.正、负离子模式下筛选得到葛花苷,鸢尾苷,6"-O-木糖鸢尾苷,黄豆黄苷,4'-甲氧基鸢尾黄素-7-葡萄糖苷,6"-O-木糖黄豆黄苷,葛花苷元,槐花皂苷Ⅲ,6"-O-丙二酰基黄豆苷,次葛花苷,鸢尾苷元,芦丁,大豆皂苷BB,牡荆素,鹰嘴豆芽素A,染料木苷,葛花亭,赤豆皂苷Ⅱ共18个差异化合物.结论:该研究首次对葛麻姆花中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葛麻姆花虽作为混伪品,但鸢尾苷和6"-O-木糖鸢尾苷的含量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葛花苷、鸢尾苷等功效成分在3个变种来源的葛花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将这3个变种均作为葛花应用需谨慎考量.
Difference Analysi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Puerariae Flos by UPLC-Q-TOF-MS

谢璐欣、黄秋连、杨碧穗、葛菲、邓可众、吴波、吴志瑰、朱玉野、黄琦、张建华

展开 >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330004

江西绿色生态葛研究所,江西上饶334300

葛花 野葛 粉葛 葛麻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 化学成分 裂解规律

2017YFC170290120192BBG7007420192BAB205102JXSYLXK-ZHYAO024JXARS-16

2021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2
ISSN:1005-9903
年,卷(期):2021.27(19)
  • 8
  • 9